2004/09/09

軟體業沒希望! 台灣亟待痛定思痛

施振榮:40年來產值還非常小 一堆軟體公司賺不到錢

宏碁董事長施振榮19日罕見地對台灣軟體產業說了重話,施振榮表示,台灣硬體製造業發展至今22年,累積相當豐碩的國際成就,反觀軟體產業,40年下來產值還非常小,一堆軟體公司賺不到錢,這等於軟體產業沒有希望。

 施振榮19日應高科技產業資訊長協進會(CIO協進會)之邀,在台北以「深談微笑曲線」專題發表演講,施振榮表示,1992年當他提出「微笑曲線」時,製造本身附加價值不高,只能靠薄利多銷勉強維持,然而現階段對軟體而言,系統整合(SI)根本就是薄利少銷,爭取政府採購標案還被殺價,台灣有一堆軟體公司都賺不到錢,原因就在於軟體業的business model有很大的問題。

 針對施振榮對台灣軟體產業的看法,中華民國軟體協會秘書長張國鴻表示,施振榮說的是事實,台灣軟體業界應該要痛定思痛,早日走出國際市場。不過,張國鴻亦強調,台灣不能沒有軟體產業,尤其是硬體製造業毛利愈來愈低之後,就是軟體產業的機會。

 Linux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劉龍龍則表示,如果認為台灣軟體產業未來沒有希望,就放棄軟體產業的投資與發展,非常可惜,因為現在做不好,並不表示未來也會做不好。劉龍龍認為,硬體業的成就,台灣軟體業也是與有榮焉,產業大老以成敗論英雄固然沒錯,但也應該多給軟體業成長的空間。

 至於台灣軟體產業未來該怎麼走?施振榮認為,做軟體或資訊服務業有兩條路可走,其一是垂直分工、水平整合,垂直分工就像IBM做的軟體元件、模組一樣,至於水平整合就如同1976年微軟(Microsoft)的水平式做法一樣;其二就是要走Utility(公用化)的IT 服務模式,像宏碁做的巨架構、微服務,就是一例。

 另外,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的統計,目前台灣資訊軟體業者共有1,200家,2003年產值為新台幣1,584億元,儘管平均每年皆有2位數成長,並預估到2010年時產值可達新台幣5,000億元,然由於廠商家數過多,絕大多數規模都不大,公司員工在100人以下的比例高達79.6%,營收規模在新台幣500萬元以下的比例也高達85.9%,因此,很難在國際舞台與國際大廠競逐,成為台灣軟體產業發展一大隱憂。

No comments: